高速检测试验事业部积极开展机制砂应用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19-12-25 浏览:
次
G3W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池州至祁门段,全长91.656公里,其中隧道共长31.46公里,桥梁共长23.2公里,桥隧比高达60%。高桥隧比导致该项目混凝土工程量约380万方,混凝土用砂总量约260万吨。然而池祁项目地处皖南山区,天然砂资源稀缺,采购价格高,且运输不便,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同时,该项目隧道工程众多,使隧道弃渣量很大,约630万方,且处理困难,如果直接废弃还会对环境造成了影响甚至破坏,如阻塞河道、占用耕地林地等;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文明施工和资源综合利用,隧道洞渣加工机制砂技术应用推广工作迫在眉睫。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应用技术服务咨询工作。
为做好这项工作,高速检测试验事业部抽调技术骨干,成立专项技术小组进驻现场,按照“准备、试验、推广、实施”四个阶段循序推进。在前期准备阶段,技术小组查阅和收集了大量技术资料和数据,调研各参建单位生产设备工艺,鉴定各隧道洞渣岩性和机制砂成品质量,制定了母岩选用、生产设备配置、加工工艺调控优化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成品机制砂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目前,技术小组正在开展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试配验证工作。下一步将进入工程应用试点阶段,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为后期推广做好准备,同时做好过程资料收集,及时总结提炼,为以后同类项目开展做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