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一)|用汗水诠释青春赞歌——高速检测开展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定期检测侧记
浏览:

近日,安徽省气象台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将达35℃以上,江淮大地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漫长的三伏天,此次的伏期长达40天。

7月12日是入伏的第二天,俗话说“热在三伏”。高温酷暑,炙烤大地,阳光如火,热浪滚滚,但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定期检查项目的小伙子们不畏骄阳的“烤”验,毅然决然地成为高温下的坚守者、热浪中的逆行者,用“成吨”汗水和辛勤细致的劳动,谱写着一曲曲激昂向上的青春赞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而坚韧。

晨光熹微,万物初醒。黎明斑驳的微光洒在马桥之下,项目的7位成员已然到达。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一夜冷却的桥下会比较适合工作,锚碇检测项目必须在6点前早早地开始,形成了“抓两头、歇中间”的错峰施工方式。为了科学规范开展检测工作,每日现场检查前,项目负责人高辰都会召集大家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反复强调马桥定检工作的技术特点、技术质量要求、工作方法与措施规范等,保证检测质量。

1.jpg

锚碇外检检查要点交底

烈日蒸烤着车流不息的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桥下的锚室四面围墙,缺乏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备,因此闷热至极,一点也不亚于高温下的室外。交底结束后分两组进行锚碇检测工作,小伙子们手拿电筒、平板、图纸等,细致入微对整个桥下环境进行检测。繁琐精细的工作不仅考验着耐心,也挑战着大家的体力。在高约15米的楼梯上攀爬,在狭窄黑暗的锚杆中外观检查,在锚室旁的平台上检测,不到半小时,便“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了。豆大的汗珠密密麻麻的沁出了额头,顺着脸颊快速地向下流淌,贴身衣物和反光背心也已反复浸湿。

2_副本.jpg

锚室外观检查

两个小时转瞬即逝,桥下锚碇检测工作也步入尾声,小伙子们在短暂的休息后,又驱车前往下一个工作地点——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桥面。在车上,大家交流着工作心得,讨论着平日的兴趣爱好,车内充满了快乐的气氛。他们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年轻而坚韧的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负责、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马鞍山长江大桥位于安徽省东部,起于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省道206,在马鞍山江心洲位置处跨越长江,线路终于皖苏两省交界处牛路口,所以小伙子们在路途上会花费大量时间。到达桥上进行悬索桥吊索检查及钢护筒外观检查时,正是太阳毒辣的时候,正所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大桥上的沥青地面与普通水泥地面不同,十分吸热,温度计测量温度为53℃,随后又进行几次测试,温度计也“承受不住”出现了错误,原来53℃并不是实际的准确温度,而是温度计能够显示的最高温度。面临如此高温,大家却不惧烈日,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践行着高速检测的服务宗旨,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着初心和使命,用专业和汗水诠释着青春的赞歌。

实时温度53°C.jpg

实时气温53℃

3_副本.jpg

悬索桥吊索检查及钢护筒外观检查

桥面检查结束后,小伙子们马不停蹄下主塔塔柱进行检测。塔柱内光线阴暗、空间狭小,众人打开手电筒仔细对照平板和图纸,没有一人放松懈怠。随后进入悬索桥钢梁箱内部进行检查,他们横跨高70厘米左右的交接板,穿过极其狭小的洞进入内部,洞口大小只能容纳一人进入,反复的跨步和蹲行加速了体力的消耗,同时膝盖也难堪负重,久而久之会酸痛以至于抬不起腿。在烈日的曝晒下,塔柱内、钢梁箱内犹如一个“烤箱”,温度超过60℃,闷热难耐。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高速检测的小伙子们却不畏惧、不退缩,始终坚守着对最真实、最完整、最有效数据的执着追求。项目负责人高辰说,这还不是难度系数最大的检测项目,还有难度系数更大的。他们每天早上的工作量非常大,有时要跑两三个点,临时还会有业主来检查,需要灵活调整、动态安排。

4.jpg

塔柱内外观检查


5.jpg

钢箱梁内外观检查和伸缩缝检查

高温下的坚守,是高速检测人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默默地承受着高温的煎熬,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社会的发展,他们选择了坚守。他们用敬业和专业为桥梁的安全保驾护航。

点赞!高温下坚守的高速检测人!

致敬!感谢每一份高温下的坚守!


高速检测:许沈昊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