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正午灼日的烘烤下,河水犹如沸汤,热浪依仗着微风一阵阵地“拍打”在高速检测一线检测人员黝黑的面庞上。
为了避开毒辣的太阳,检测人员采取早晚作业的错峰施工方式。下午4时,他们准时到达现场,测量合安中心庐铜黄高速特大桥桥梁空间位置,重点观测桥面线形和拱肋位移。
三伏天的下午,气温依旧很高,项目负责人吕道双带领队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从河岸爬上黄土斜坡,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吕道双和李子琦架设好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并通过对讲机与远处桥上的张俊进行即时交流,团队分工明细,配合默契。
 
 
离他们200米开外的大桥边,一个精瘦俊朗的小伙子正全神关注地穿戴安全帽、反光背心和安全绳,他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放在心中。高空工作要时刻强化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安全的红线,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跟着张俊沿桥梁施工专用爬梯缓缓向上,台阶细长,落脚面积狭小,需要紧紧抓好扶手,扣好安全扣。他每爬到一个检测点,双脚站定后,拿出棱镜杆稳稳立在阶梯上,进行拱肋变形测量。即使他已经汗流满面,但顾不得擦汗和休息,便继续向上攀登。随着攀爬高度的不断增加,大风自由的穿梭在钢结构中,阶梯微微发抖,簌簌的声响让弱者胆战心惊。到达桥顶最高处,鼓起勇气向下看,桥面上车水马龙,像极了快速移动的甲虫,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远处的队友也像蚂蚁一般渺小。是啊,这可是距离河面55米的高空之上。
 
 
拱肋变形测量完成后,张俊来到桥面上进行桥面线形测量。我们刚刚经历了上下楼梯,小腿出现了一定的酸痛,但是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顾不得休息,沿着桥面十步一测。

每一次检测,是对业主的认真负责,是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是对自己的俯仰无愧,是对全面建成“交通强国”的拳拳之心!
致敬!高空上的“安全绿”,你们辛苦了!
撰稿人:许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