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审核:初遇挑战,用严谨守护质量
三年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些许紧张的江玲玲,踏入了检测事业部的大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即将接手的工作,她的眼中满是懵懂与好奇。
“刚接触水运检测项目报告审核工作的时候,我知道这每一份报告都关乎着公司的信誉和项目的质量。一个小数点、一个数据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我当时看着那些报告,真的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可又怕自己做不好,心里特别没底。”江玲玲回忆起初来乍到的情景,微微皱着眉头说道,不过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江玲玲明白,每一段成长都始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于是,她开始沉下心来钻研,学习相关标准规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尽快熟悉工作的机会,就像雏鸟努力尝试着第一次振翅高飞,虽略显笨拙,却充满了决心。
“从数据的准确性到格式的规范性,方方面面都得把关到位,只有这样,我才能放心地盖章呀。”江玲玲坐在办公桌前,手中拿着一份报告,逐字逐句地审阅着。和她一起共事的罗芳说:“看吧,她工作起来谁也不理,那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这份报告。”
慢慢地,她参与推进的项目越来越多,那一份份经过她审核通过的报告,无疑见证了她在试验检测工作上的辛勤付出与专业成长。
设备管理:成长蜕变,从迷茫到精通
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公司为江玲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让她开始接手设备管理工作。面对200多台设备,江玲玲完全不知道还从哪里入手,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让她再次迎难而上。
随着对工作的深入了解,江玲玲发现设备管理远比想象中复杂,尤其是档案管理这一块,要求极为细致。“设备档案要有详细的验收记录,检校证书也必不可少,还得请设备责任人对检校结果进行签字确认。设备图片、采购发票复印件、配件清单、说明书、合格证、设备操作规程、设备量值溯源登记表等资料,一个都不能落下,全都要整整齐齐放进档案盒里,就像给设备建立一个完整的‘成长档案’一样。最关键的是量值溯源,这可是设备能正常使用的‘生命线’,一旦中断,设备就没法派上用场了。任务虽然繁重,但我告诉自己,既然接手了,就得把它做好呀。”江玲玲边整理设备档案边说道。
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江玲玲一直在寻找更为有效和便捷的管理方法。于是江玲玲带着她的设备管理小伙伴们开启了一场档案整理的“攻坚战”,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电子化。他们先在台账里给设备排好序,然后给每个设备贴上序号,从1一直标到500多,再把每个档案盒里的资料扫描成电子档案。“这样一来,往后不管是找哪个设备档案盒,还是查看对应的电子档案资料,都能一目了然,方便多啦。”此外,江玲玲还创新提出在每个设备室安装监控、每月进行一次设备大盘点等工作方法,解决了设备管理中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
在日常的设备送检、维修等事务处理上,江玲玲也逐渐得心应手。每次联系送检单位,她总能条理清晰地沟通协调,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情况,她也能迅速跟进,协调维修单位,处理好后续的结算等事宜,确保设备能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闯关历练:不惧艰辛,展现巾帼风采
偶尔跟着同事出去做外业检测,对于江玲玲来说,既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也是对自己的又一次磨砺。
做箱梁检测,江玲玲就跟着大家钻进那又热又闷的空间里,专注地记录每一个数据,晚上回去还要完成内业工作;做道路检测,突遇横向力车测试轮爆胎的状况,她就和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搬轮胎、换轮胎;做桥梁立柱检测,周遭野草丛生、坑坑洼洼,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根本顾不得两只鞋的“拖泥带水”,迈着越来越重的脚步,只希望不拖累大家。
每一次外业检测的经历,都如同风雨洗礼,让江玲玲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除了外检,面对这两年接踵而至的CMA评审和水运工程资质评审,她也能从容应对,认真完成好负责的参数。
三年的时光,在公司的精心培养下,江玲玲完成了从职场 “小白” 到女子班组“金名片”的华丽蜕变。她十分清楚,个人的成长始终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相连。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她有着成熟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断。“公司迫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就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资格证书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从 2022 年开始,她就给自己每年定下了考证“小目标”。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截至目前,她已然成为一名合格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取得了水运结构与地基、桥梁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三科的相关证书。
江玲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努力与坚持的力量,成为了年轻同事们学习的榜样,也为公司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这张女子班组的“金名片”必将继续闪耀,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高速检测:许沈昊